老挝

老挝投资政策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本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设计、音频、视频等)为中出网原创,知识产权归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改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违反,权利人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老挝的投资政策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投资方式、税收优惠等方面,具体如下:

• 市场准入政策:老挝禁止投资武器生产销售、毒品相关产业、色情服务等危及国家稳定、影响环境和民族文化的行业。石油、能源等为政府专控行业,外国投资需符合相关规定。同时,部分职业专为老挝公民保留,如制陶、导游等。• 投资方式规定:外国投资者可通过“协议联合经营”“混合企业”和“外国独资企业”3种方式投资。其中,混合企业中外国投资者所持股份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30%。

• 税收优惠政策:进口用于国内销售的原材料等,符合条件可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等;加工后销往国外的,可免征进出口关税等;经批准进口的设备、车辆等,也可免征相关税费。根据地区不同,企业可享受不同程度的利润税减免,一类地区可免征7年利润税,二类地区免征5年,三类地区免征2年。

• 外汇管理政策:老挝部分经济特区拥有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老挝基普、美元、人民币等可自由流通,区内注册企业资金进出自由,大额交易只需在老挝央行备案即可,且可由银行代办。

• 企业设立相关政策:老挝企业形式包括私营企业、股份企业和公司。企业注册由老挝工业贸易部(或省/直辖市工业贸易厅)企业注册办公室受理,需先向计划投资部或工业贸易部申请外国投资许可证,再递交企业注册申请材料,通常10个工作日可获批复。

• 特殊区域政策:以磨丁经济特区为例,特区享受“境内关外”的保税政策,外国投资无行业限制,外国法人可100%控股,无需验资。区内设有“一站式服务中心”,可办理土地证、营业执照等多种证件。


二、老挝的投资政策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既带来了诸多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具体如下:

机遇方面

• 政策优惠降低成本:老挝政府为吸引外资,出台了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外资企业可享受2-7年不等的减免,经济特区企业更可享受最高10年的免税期。同时,老挝与中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投资者可通过合理架构降低整体税负。

• 市场准入更便利:磨丁经济特区等区域外国投资无行业限制,外国法人可100%控股且无需验资,方便中国企业进入相关领域开展业务。

• 贸易便利化机遇大:老挝是东盟成员国,RCEP生效后,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逐步实现零关税。中国企业在老挝生产的产品,可便捷进入东盟大市场。此外,磨丁经济特区享受“境内关外”的保税政策,企业还可申请老挝原产地证书,享受欧盟等41个国家的普惠制待遇。

• 劳动力与土地成本低:老挝劳动力成本约为中国的1/3,电力资源丰富且工业用电价格较低,土地租赁价格也有优势,万象工业用地年租金约1.5-3美元/平方米,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 交通物流更便捷:中老铁路的开通,使万象至昆明运输时间大幅缩短,降低了物流成本和供应链的运输成本,方便中国企业在老挝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及货物运输。

挑战方面

• 部分行业限制:根据老挝的《投资促进法》,自然资源开采、金融与电信等领域对外资企业持股比例设有严格规定,中国企业在这些行业投资时,需要调整项目控股结构,增加了投资复杂度。

• 外汇管制严格:老挝对外汇交易进行严格管控,企业需在指定渠道进行资金进出,中国企业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这对企业资金运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土地获取受限:外资不能直接获得土地所有权,只能通过租赁获取使用权,中国企业需要设计合规的土地租赁条款,且要考虑土地租赁期限、租金调整等问题,增加了土地使用的不确定性。

• 矿业政策调整:老挝全面暂停所有新矿产项目审批,对未履行义务的存量项目进行清理,要求矿产开发“五五分成”等,这使得中国矿业企业新项目申报门槛提高,存量项目面临清退风险,成本利润空间受到压缩。


三、老挝的投资政策对中国企业投资回报率有着多方面影响,总体而言,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政策有助于提升回报率,但政策稳定性不足等因素也带来了一定挑战。具体如下:

• 积极影响:

◦ 税收减免降低成本:老挝针对不同地区实施利润税差异化减免政策,一类地区可免征7年利润税,二类地区免征5年,三类地区免征2年。对于用于国内销售的进口原材料等,可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等,经批准进口的设备等也可享受相关免税待遇。这些政策能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直接提高投资回报率。

◦ 土地政策提供便利:老挝政府为促进投资,提供了土地使用与租赁的激励政策。开发商和投资者在新经济区内享有土地转租、移交与转让权,同时享受最长不超过十年的土地租金及特许费豁免优惠政策。这有助于中国企业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降低土地成本,提升回报率。

◦ 行业开放拓展空间:老挝放宽了部分行业限制,原本只允许本地人经营的批发零售业务、商场超市、加工制造业等,现在外国投资者只要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0亿吉普以上,就能持有49%的股份,为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多投资机会,利于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回报率。

◦ 避免双重征税减轻负担:中老税收协定将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提税率降至5%,避免了双重征税,使中国企业能更多地保留利润,提高实际投资收益。

• 消极影响:

◦ 政策稳定性欠佳:老挝矿业政策等存在变动,如全面暂停除国内建筑岩材开采项目外的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新项目审批,会影响中国矿业企业投资计划,导致项目无法推进或成本增加,降低投资回报率。

◦ 法律执行不规范:老挝法律执行存在不规范情况,可能出现重复审批等问题,这会增加企业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影响项目进度和运营效率,进而对投资回报率产生负面影响。

◦ 特定行业限制:老挝政府专控石油、能源等行业,外国企业投资受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投资领域,使企业难以进入一些高利润行业,影响投资回报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