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设计、音频、视频等)为中出网原创,知识产权归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改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违反,权利人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以下是台湾地区相关投资政策的一些情况:
1、对外投资政策
• “产业创新条例”:修正后的“产业创新条例”对对外投资管理机制进行了调整,若投资于特定国家或特定区域、特定产业或技术,业者对外投资前应事先申请。但产创条例中的“特定区域”并不包括中国大陆,投资大陆属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范。若业者对外投资未事先申请核准,将处新台币5万元到100万元罚锾,若未改正、停止或撤回投资,处50万元到1000万元罚锾。
• 关键技术规定:所谓特定产业或技术,原则上配合“国安法”。“国科会”公告有22项国家关键技术,包含“国防部”军用碳纤维等材料、“国科会”卫星与太空的技术、“农业部”育成育种技术、半导体与后量子时代等技术,投资这些技术领域需要特别注意相关规定。
2、吸引外来投资政策
• 对外国人及港澳居民:外国人投资1500万台币在台湾设立公司,聘请5名台湾的员工,3年后可以申请台湾永久居留证;投资20万美金在台湾设立一家公司,居住满5年,每年在台停留超过183天,也可以取得台湾永久居留证。香港、澳门居民在台湾设立一家600万台币资本额的公司,在台湾聘请两名台湾员工,公司运营满3年,3年后香港居民可以直接申请台湾身份而不是永久居留。
二、台湾地区的投资政策对大陆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限制方面
• 市场准入受限:台湾对大陆来台湾投资尚未完全开放相关产业和领域,2016年以来,陆资在制造业方面基本没有新的进展,在公共建设方面因“反中”“国安”等议题炒作,使得陆资基本没有机会进入。
• 面临歧视待遇:因政治因素,大陆企业在台湾始终受到歧视性待遇,在市场准入、人员赴台、证件办理等方面遇到诸多障碍,影响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进一步扩展。
• 政策多变风险:台湾地区的政治形势变化较大,相关投资政策也可能随之变动,大陆企业可能面临政策突然调整带来的风险,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成本。
2、机遇方面
• 部分领域开放机会:2009年至2013年期间,台湾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制造业、服务业及公共建设方面开放了一部分产业目录,大陆企业可在开放的领域中寻找投资合作机会,利用台湾在金融、贸易、会展、资讯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发展壮大。
• 贸易政策便利:台湾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为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在贸易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包括开放大陆商品目录、保税区原材料与零部件输入、外销、农产品输入及原产地证明和加工证明书等,有利于大陆企业开展对台贸易。
三、严格来说,目前台湾地区对大陆企业投资政策更多的是限制,优势较少,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机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市场进入有限机会:台湾地区在部分产业领域有开放大陆企业投资的机会,比如制造业中的一些细分领域以及服务业中的特定行业等。大陆企业可以在这些有限开放的领域中寻找投资切入点,拓展业务范围,利用台湾地区在某些产业上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等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 技术合作潜在空间:台湾地区在电子信息、半导体、精密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有可能与当地的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获取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促进自身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 两岸协议保障:《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为大陆赴台投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权益保障。协议规定了对投资者的保护范围、投资争端的解决机制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风险,增强了投资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 文化与地理相近优势:两岸同文同种,文化背景相似,语言沟通无障碍,这使得大陆企业在台湾地区投资更容易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员工和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了文化冲突带来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同时,地理位置上的临近也有利于企业在人员往来、物流运输等方面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