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设计、音频、视频等)为中出网原创,知识产权归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改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违反,权利人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马来西亚的投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税收优惠政策
• 先锋地位(PS):针对电子、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高价值和创新型产业,获先锋地位认证的企业可享5年公司税减免,期间未抵减的免税额可结转,累积损失也可结转抵扣.
• 投资税收津贴(ITA):适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获认证企业可享5年合格资本支出60%的投资税务补贴,每年该补贴可冲抵纳税年法定收入的70%,未用完可转至下年.
• 再投资津贴(RA):适用于制造业与农业,运营12个月以上企业因扩充产能等进行升级改造,合格资本支出额60%的补贴可冲抵纳税年法定收入的70%,采用环保技术的企业还可获额外优惠.
2、特定行业支持
• 银发经济:政府加大对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力度,雇员公积金局提供资金支持养老和医疗保健领域,推动老龄产业发展.
• 新能源产业:政府设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对外商投资新能源产业友好,许多项目允许外商100%持股,并提供税收优惠、投资补助等.
3、区域发展政策
设立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为投资者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4、外资权益保护
马来西亚宪法第13条保障外国投资者权益,且有双边投资保证协议,外国投资者可全资持有公司,也可购买土地和资产.
5、便利化措施
• 为中资等特定国家或地区企业设“中资特别通道”,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最快一个月内可获批准.
• 简化企业注册流程等行政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二、马来西亚政府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多方面的投资补助,具体如下:
• 税收减免: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企业可享多项税务优惠,如先锋地位认证企业可获5年公司税减免,投资税收津贴政策使企业能享5年合格资本支出60%的投资税务补贴,用于冲抵纳税年法定收入.
• 关税豁免:2022年财政预算案提出,电动汽车享受3年进口税和消费税豁免,其相关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也被免征,降低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本.
• 购车补贴:政府持续推动实施购车补贴政策,鼓励民众购买新能源汽车,如给予电动汽车车主机动车辆税和所得税返还,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为投资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马来西亚计划在2025年将全国电动汽车充电站数量增至4000个,2030年前增至1万个,政府会对参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或优惠政策,如为充电点运营商发放有效的安装许可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设施建设.
三、马来西亚的投资政策对中国企业有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
1、积极影响
• 税收优惠降低成本:先锋地位、投资税收津贴、再投资津贴等税收优惠政策,可使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如获先锋地位认证的企业能享5-10年的公司税减免等优惠,有效增加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提升竞争力.
• 特定行业发展机遇:对电子、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高科技、高价值和创新型产业的支持,为相关中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助其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业升级.
• 区域发展带动拓展:设立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以及五大经济发展走廊等区域发展政策,为中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作为拓展东盟及其他国际市场的跳板.
• 投资便利化促进入驻:“中资特别通道”等便利化措施,使符合要求的中资投资项目最快一个月内可获批准,大大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投资效率,增强中资企业投资积极性.
• 权益保护增强信心:马来西亚宪法及相关政策保障外国投资者权益,允许外国投资者全资持有公司、购买土地和资产等,为中资企业投资提供稳定预期和法律保障.
2、消极影响
• 政策变化风险:虽然马来西亚政策相对稳定,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仍可能导致政策调整,给中资企业带来不确定性,如税收政策、外资准入政策等变化,可能影响企业投资收益和战略规划.
• 行业限制挑战:在金融、传媒等部分行业对外资存在限制或严格审查,使中资企业在这些领域投资受限,难以进入或需满足苛刻条件,错失一些潜在投资机会.
• 竞争加剧压力:优惠政策吸引众多企业投资,中资企业面临来自世界各地同行的竞争,需不断提升自身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以下是一些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受到处罚的情况:
• 某国企:2018年其分公司承建的管道项目暂停,2019年7月,马来西亚曾指示汇丰银行将该分公司逾10亿令吉资金,转移至财政部拥有的能源企业户口,该分公司表示一直遵守当地法律,希望友好解决.
• 某塑料加工厂: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突查非法塑料加工厂,该中国塑料投资商的5名中国工人因签证使用不当被逮捕.
• 某瓷砖厂:为逃避美国加税,广东佛山一家瓷砖厂将瓷砖先出口到马来西亚,贴上“马来西亚制造”标签再运到美国,其瓷砖厂负责人2023年被美国逮捕判刑4个月,刑满后遣返回国.
• 某物流公司:2024年,一家中国物流公司在未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停止运营,导致马来西亚约50家快递服务代理商受到严重影响,预计损失高达100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