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投资政策和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本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设计、音频、视频等)为中出网原创,知识产权归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改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违反,权利人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克罗地亚的投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法规

《克罗地亚鼓励投资法》是规范鼓励国内外自然人、法人对克投资的重要文件。此外还有《克罗地亚公司法》等。


2、鼓励措施

• 基础设施支持:政府可为投资者提供租赁、建筑权,按商业或更优惠条件出售或提供使用不动产及其他基础设施,甚至无偿使用。

• 就业扶持:协助建立新就业岗位,创造新就业岗位的优惠享有者可从国家基金就每个新工人获得15,000库纳的一次性资助,新工人工作年限不得低于3年。

• 培训资助:投资者对就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可从国家基金获得50%培训资金的资助。


3、税收和关税优惠

• 税收优惠:投资额不少于1000万库纳,就业人数不少于30人,投资第二年始的10年内交纳7%的利润税;投资额超过2000万库纳,就业人数不少于50人,投资第二年始的10年内交纳3%的利润税;投资额超过6000万库纳,就业人数不少于75人,投资第二年始的10年内免交利润税。

• 关税优惠:作为投资而进口的符合克罗地亚《关税税率法》中特定关税编号的设备免交关税,如关税编号为84…、85…等(发动机超过1,500立方厘米的轿车除外)。


4、投资移民政策

外国投资者在克罗地亚特定地区(如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等地区)进行至少30万欧元的投资,投资项目须位于政府指定的优先发展区域,投资形式可以是购买房产、翻新旧房产或建设新房产等,完成投资后,可向克罗地亚内政部提交相关证明文件申请特别居留许可,有效期最长可达5年,并可续签。


5、公司注册政策

在克罗地亚最常见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2万克罗地亚库纳(约2700欧元),最低股东人数为1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20万克罗地亚库纳(约27000欧元),股东人数不限,注册资本都需要实缴。


二、克罗地亚投资政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积极影响

• 市场准入便利:克罗地亚对外资企业持开放态度,加入欧盟后其市场与欧洲标准接轨,中国企业进入后,可借助其作为进入欧盟市场的跳板,拓展更广阔的欧洲市场。

• 享受税收优惠:克罗地亚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友好的税收政策,如降低利润税率、提供免税待遇以及签订双重非征税协定等,能降低中国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 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大:克罗地亚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在港口扩建、铁路升级等方面有诸多项目,与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优势相契合,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投资和合作机会。

• 行业发展潜力大:克罗地亚的建材等行业需求增长,且当地正在逐步采纳更为可持续的生产方法,中国拥有先进技术和环保理念的相关企业有合作与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

• 法律和行政挑战:克罗地亚虽加入欧盟后法律体系在完善,但法律和行政程序仍较复杂,政策法规变化快,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确保合规,增加了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 市场竞争激烈:克罗地亚当地一些行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进入后,在建材等市场需与当地及其他国际企业竞争,要在价格、产品质量和服务等方面提升竞争力。

• 劳动力问题:克罗地亚存在技能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中国企业投资建厂或开展项目可能面临招工难问题,需投入额外资源进行员工培训,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


三、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面临的风险具体如下:

1、政治风险

• 国际关系影响:克罗地亚作为欧盟成员国,其对外政策一定程度上受欧盟整体政策的影响。若中欧关系出现波动,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在克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 内部政治稳定性:克罗地亚政治体系尚在完善中,存在一定的政治不确定性,如政府换届、政策调整等,可能影响投资项目的推进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2、经济风险

• 市场规模限制:克罗地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容量有限,可能难以支撑大规模的投资项目,新进入者可能面临市场饱和度较高、竞争激烈等问题。

• 经济结构与波动:克罗地亚经济存在高失业率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影响企业的销售和利润。

• 劳动力成本上升:近年来克罗地亚的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压缩利润空间。


3、法律风险

• 法规复杂与变更:克罗地亚法律体系正在逐步与欧盟标准接轨,法律法规较为复杂且不断变化。企业可能因对相关法律不熟悉或未能及时了解法规变化,导致在投资、经营等活动中出现违规行为。

• 司法效率与透明度:克罗地亚的法律执行力度和司法透明度仍有待提高,在处理商业纠纷时,可能面临司法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增加企业的法律成本和时间成本。


4、贸易风险

• 反规避调查:克罗地亚作为欧盟成员国,可能会参与欧盟发起的反规避调查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企业若在克罗地亚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被认为存在规避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可能会面临调查和处罚。

• 贸易壁垒:尽管克罗地亚总体上对贸易持开放态度,但在某些特定行业或产品领域,可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增加中国企业产品进入当地市场的难度。


5、社会文化风险

• 文化差异:克罗地亚与中国在语言、价值观、商业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导致企业在与当地客户、合作伙伴沟通交流以及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出现障碍。

• 社会舆论与公众认知: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可能会面临当地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挑战,如对中国企业的经营方式、环保措施等方面存在误解或偏见,可能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业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