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设计、音频、视频等)为中出网原创,知识产权归权利人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改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如有违反,权利人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
一、海外全球尽职调查的热点是什么?
当前全球尽职调查热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
•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的影响:2024 年 7 月 25 日,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正式生效。该指令要求在欧盟运营的欧盟和非欧盟大型企业,需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满足强制性的劳工和环境尽职调查要求,并持续监测、公开披露尽职调查的有效性。这对全球企业,尤其是与欧盟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影响巨大,促使企业加强对供应链的可持续性管理,提升透明度和责任性,以满足欧盟的标准。
• 特定行业法规推动:除了通用的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要求,针对特定行业的相关法规也在不断推进。例如《欧盟冲突矿产条例》《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欧盟零毁林法》等逐步生效实施,这些法规强制企业在特定领域进行更严格的尽职调查,确保其业务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
2. 数据隐私与安全尽职调查:
• 数据保护法规趋严:随着全球数据保护法规的不断完善,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消费者隐私法》(CCPA)等,企业在进行并购、投资等活动时,对目标企业的数据隐私和安全状况的尽职调查愈发重要。调查内容包括目标企业的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等环节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是否存在数据泄露风险等。
• 数字化业务带来的挑战: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业务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和信息技术。因此,对于涉及数字化业务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时,需要重点关注其网络安全措施、数据备份与恢复能力、信息技术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以评估潜在的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
3. 反洗钱与金融犯罪尽职调查:
• 国际监管加强:全球范围内对反洗钱和金融犯罪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金融机构和企业在进行交易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以防止被卷入非法金融活动。调查的重点包括客户的身份识别、交易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交易的目的和合理性等。
• 新兴支付方式的风险:随着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新兴支付方式的兴起,给反洗钱和金融犯罪尽职调查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支付方式的匿名性和便捷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尽职调查措施来防范风险。
4.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 创新驱动的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价值日益凸显。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活动时,需要对相关的知识产权进行尽职调查,以确保自身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 跨境交易中的复杂性:在跨境并购、技术转让等交易中,知识产权的尽职调查尤为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差异,需要对目标企业的知识产权在不同法律环境下的有效性、可转移性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5. 供应链尽职调查:
• 全球供应链风险凸显: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如贸易摩擦、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全球供应链面临着中断、延迟等风险。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时,需要对供应商的稳定性、可靠性进行尽职调查,评估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 供应商的社会责任:除了商业风险,供应商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也成为供应链尽职调查的重要内容。企业需要关注供应商在劳工权益、环境保护、商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二、海外尽职调查对中国企业投资有什么影响?
全球尽职调查的热点趋势对中国企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
1. 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方面:
• 合规压力增加: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等类似法规的推行,使与欧盟有业务往来的中国企业面临更高的合规要求。企业需对自身及供应链上的劳工权益、环境影响等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和整改,以符合欧盟的标准。这涉及到对供应商的筛选、合作条件的重新评估等,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运营难度。
• 市场准入挑战:若中国企业无法满足欧盟的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要求,可能面临被欧盟客户“剔除”出供应链的风险,从而影响企业在欧盟市场的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这也促使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 推动产业升级:从积极的方面看,这种外部压力也推动中国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企业将更加重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对员工权益的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有助于中国企业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国际形象,为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2. 数据隐私与安全尽职调查方面:
• 合规成本上升:全球数据保护法规的趋严,要求中国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加大投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确保数据的合法收集、存储和使用。这涉及到技术设备的升级、专业人员的招聘等,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 业务模式调整:对于一些依赖大数据分析的中国企业,数据隐私法规的限制可能迫使它们调整业务模式。例如,在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用户的授权和隐私保护,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的业务决策和市场推广策略。
• 国际业务拓展受限:在跨境业务中,中国企业需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隐私法规要求,这增加了企业的合规难度和管理复杂性。数据的跨境传输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安全评估,可能导致业务流程的延迟和成本的增加,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业务拓展计划。
3. 反洗钱与金融犯罪尽职调查方面:
• 内部管理强化:全球范围内对反洗钱和金融犯罪的监管加强,促使中国企业加强内部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反洗钱制度,加强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和交易的监测,及时报告可疑交易。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因涉及金融犯罪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 合作门槛提高:在与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的合作中,中国企业需要满足更高的尽职调查要求。金融机构会对企业的资金来源、交易背景等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难度和合作成本。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对合作伙伴的尽职调查,以避免因合作伙伴的不合规行为而受到牵连。
4.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方面:
• 出海风险与机遇并存: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变得尤为重要。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中国企业需要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环境进行深入了解,避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尽职调查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创新动力增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重视,促使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将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申请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以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这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